金骏眉 > 金骏眉商标 >

金骏眉商标6年争议终于盖棺定论

2016-10-11 13:57 点击:294次
        从2012年开始由天猫发起的双十二电商促销日是一个中国电商喜庆的日子,2013年双十二对于广大销售金骏眉茶商来说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今天开始,全国所有茶叶经营者都可以在包装上打上“金骏眉”的字样而不像去年那样耽心金骏眉商标归属不明而被工商部门罚款或者没收了!

2013年12月12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武夷山市桐木茶叶有限公司诉商标评审委员会及第三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叶有限公司武夷红茶"金骏眉"商标异议复审行政案进行宣判。

金骏眉
        经过双方激烈的举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武夷红茶“金骏眉”商标的异议复审案做出了二审判决,最终认定武夷红茶“金骏眉”是一种红茶约定俗成的通用名称,不应作为商标来注册,并据此判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取消去年做出的准予武夷红茶“金骏眉”作为商标注册给武夷山的一家茶叶公司的决定,并另起重新做出裁定。二审法院认为,根据各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既不能认定武夷红茶“金骏眉”为茶等商品的法定通用名称,也不能认定在被异议商标注册的时候武夷红茶“金骏眉”属于茶等商品约定俗成的同名称,为了保护广大茶农的利益,判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对武夷红茶“金骏眉”可以准予注册商标一事重新审定。

         经营金骏眉的商家都知道,自从2005年金骏眉问世以来,武夷高端红茶“金骏眉”可谓越来越火,短短数年,金骏眉红遍大江南北,金骏眉的价格也从问世之初的每斤3000多元迅速飞涨至上万元甚至数万元每斤。由于它的高端、稀有,广大茶友感叹难得喝到,而老百姓更是搞不清楚,这"金骏眉"到底是一家公司某一家的茶叶商标还是是象铁观音、碧螺春、大红袍一样的茶叶通用名称呢?为什么全国各地这么多卖金骏眉的茶企茶商呢,金骏眉到底是武夷山的还是其他地方的,金骏眉是红茶还是其他茶叶品种呢?随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武夷山市桐木茶叶有限公司诉商标评审委员会及第三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叶有限公司武夷红茶"金骏眉"商标异议复审行政案进行宣判,上述问题逐渐随着案件付出水面。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综合武夷山市正山茶业有限公司和武夷山市桐木茶叶公司提供的相关证据,足以证明在国家商标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做出裁定的时候,武夷红茶“金骏眉”已经成为了一种红茶商品通用名称,为相关公众所识别和对待,也就是说武夷山金骏眉当时已经成为特定种类的红茶商品约定俗成的茶叶通用名称,所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法院判决,武夷红茶“金骏眉”属于约定俗成的茶的名称,不能由任何一家公司作为茶叶商标来注册。
 
  在2007年3月的时候,武夷山市正山茶业公司向商标局提出了武夷红茶“金骏眉”商标注册申请的时候,指定武夷红茶金骏眉的使用商品为第30类“茶、冰茶、茶饮料、茶叶代用品”商品上。在被国家商标总局驳回后,国家商标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裁定武夷红茶“金骏眉”商标予以初步审定并公告。
 
  很快在法定期限内,桐木关另外一家集体所有制的茶叶公司武夷山市桐木茶叶公司就金骏眉商标注册的问题向国家商标注册总局提出了商标异议,武夷山市桐木茶叶公司认为武夷红茶“金骏眉”是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的一种高端红茶产品,是“武夷红茶”中“奇红”的品种之一,属于茶叶类商品的通用名称,直接表示了茶叶的原料和生产工艺,若允许其注册,将损害公共利益,故请求裁定被异议商标不予核准注册。武夷山市正山茶业公司则辩称,武夷红茶“金骏眉”是由其法定代表人江元勋首创研发并使用在第30类“茶”等相关产品上的商标,依法应当核准注册。
 
  商标评审委员会和一审法院支持了正山公司的主张,至今天终审法院的判决推翻了这个结论,认定“金骏眉”已经属于茶的通用名称。


 
————————扩展阅读

为了帮助大家客观公正的了解本篇所转文章的关于金骏眉商标权的归属问题的观点,金骏眉商标所有权专题栏目编辑专门对金骏眉商标专栏的所有文章做了一些简单的点评。本站立正站在客观公正的第三方的角度进行点评,如果您对我们的点评有任何疑问,请直接通过网站电话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客观事实进行修改或者删除。


金骏眉铸造茶界传奇

短短数年,金骏眉价格一路见涨,如今身价已逾万元!

金骏眉,诞生于2005年,数年间传奇般成为中国高端红茶的代名词。然而关于它的由来,这场商标之争的双方各执一词。而公认的创始人之一闫翼峰面对记者却三缄其口:“就当它是一段传说吧。”

传说大致是这样的。2003年,来自北京的闫翼峰几人给武夷山桐木村正山茶业有限公司的老板江元勋出了个主意:像做龙井一样,用小种野茶的芽尖,研发一款高端红茶。

直到2005年,当时在江元勋麾下担任制茶师的梁骏德,组织人采摘了两斤多鲜芽,根据北京茶客的要求,在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创新工艺研发了后来声名大噪的金骏眉。

据说当时北京茶客为其取名为金骏眉,其“骏”字就来自制茶师梁骏德。而正山茶企作为第一泡金骏眉的研发企业,以“正宗”自居,这也成为其后来在商标争夺战中的重要依据。

如果当年江元勋立刻注册了金骏眉商标,想来无可非议。但是由于品牌意识的薄弱,加上金骏眉尚未成名,注册商标的事情当时没人惦记,这为日后的纷争埋下伏笔。

话说不久后梁骏德就离开了江元勋旗下的正山茶企,另立门户成为骏德茶叶的负责人。而这一边正山茶企的产量没有办法满足北京客人的需求——金骏眉茶青为野生茶芽尖,摘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2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态野茶树,6万至8万颗芽尖方制成一斤金骏眉,由师傅全程手工制作,成本不菲,需耗费大量人力。

于是《骏眉令》诞生。所谓《骏眉令》,其实就是金骏眉制作工艺的介绍。闫翼峰承认,《骏眉令》是他们几人一次在茶庄喝茶后写下,交予当时桐木村正山茶企以外的茶厂推广生产金骏眉。

然后金骏眉通过北京茶客在京城奇迹般地蹿红,并且由京都向全国蔓延。短短数年,价格从问世初期的500克3600元一路见涨,如今身价已逾万元,被誉为“茶界神话”。

桐木茶企的负责人傅连新告诉记者,早期,各家生产金骏眉的工艺都略有不同,后来在市场的反馈过程中,不断改良,工艺日渐趋同,成熟稳定。这也是日后正山茶企注册金骏眉商标遭到反对的理由之一。

金骏眉在2008年到2009年红得登峰造极,在部分城市大有“送礼只送金骏眉”的势头。原材料的稀缺使得真品金骏眉价格飞涨,而无商标状态的巨大市场利润则刺激山寨版金骏眉层出不穷,全国各地的“金骏眉”纷纷冒泡。

一方面,假金骏眉的泛滥使得金骏眉这一高端茶品牌渐渐受到质疑;另一方面,金骏眉商标无主,其巨大的品牌价值也使得有关金骏眉商标之争愈演愈烈。


简评:一直都是听说《骏眉令》是北京客人写出来之后送给了元勋茶厂和他们见到的所有桐木村的茶人。这里竟然巧妙的借助制茶师傅梁骏德的名字里,有这个名字而说成是北京客人先喝到这个茶才写的《骏眉令》,不知道是我们确实不知情还是因为作者另有深意,反正笔者第一次听说过这个新鲜的说法。


————————相关报道

金骏眉商标归属问题背后是场利益大博弈
 

“如果是我自己注册,也不会拿出来,价值多少亿啊”

不过背后的利益之争才是最重要的反对原因。在16家武夷山茶看来,正山茶企获得商标权,意味着众多以金骏眉为生的茶企要么不能再用“金骏眉”三个字,要么就得看“正山”的眼色度日。这两种结局都不是他们愿意接受的。

实际上这16家茶企并不反对金骏眉成为商标,只是不愿其成为正山茶企的个人商标。“如果他注册,那就只有他一家可以做,或者我们都要受他制约。我们大家的建议是让集体拥有这个商标。”梁天雄说。

对于16家茶企的顾虑,正山茶企表示,他们曾多次在媒体上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表示,“商标注册之后,将无偿地给武夷山桐木村的茶企和茶农使用。”

正山茶企代先生解释:“我们会把金骏眉当作集体商标来使用,比如授权给协会组织,成立金骏眉茶叶协会之类的,把金骏眉商标作为武夷山公共资源,让武夷山桐木村的茶企、茶农能够无偿使用。至于如何管理、使用金骏眉商标,可以大家坐下来一起商定规则和标准;或者由第三方组织来管理,保障公平。”

不过16家茶企并不买账。“这都是骗人的。”桐木茶企负责人傅连新对于正山的提议嗤之以鼻。

傅连新认为,正山的所谓承诺并没有法律约束和保护,届时商标到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都由对方说了算。“如果是我自己注册,我也不会拿出来,价值多少亿啊。”

16家茶企的建议是,正山茶企将商标转让给红茶协会,“甚至可以让‘正山’当会长”,由正山茶企来主导规则制定,这样双方各退一步。“为什么一定要由他来注册呢,我们已经很让步了,一句话,他转让,我撤销异议。”傅连新说。

简评:为了金骏眉的良性可持续性发展,为了武夷山广大茶企、茶农的利益,金骏眉申请商标应该没有任何人会反对。但是作为一个局外人,笔者从近期所了解的一些有关金骏眉的历史背景,以及通过对一些熟悉的茶企的调研后也有了自己的简洁。就是作为政府应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应该为了面子工程,为了树立标杆企业,甚至为了个别人的一己私利,而损害广大茶企、茶农的利益。笔者同意本栏目有一篇文章说“金骏眉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为了金骏眉的长远发展和武夷山广大茶农茶企的生存和幸福,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金骏眉的商标应该由官方申请交由武夷山茶叶协会共同管理。然后制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只要符合金骏眉生产标准的茶企都可以用金骏眉的商标。这样既保护了金骏眉的品牌,又的照顾了武夷山市千百万家茶企、茶农的利益;既可以促进金骏眉品种的繁荣,通过良性竞争达到金骏眉的进步和繁荣,还可以通过金骏眉带动整个武夷山红茶产业的繁荣,最终让所有武夷山的人民都可以通过旅游和茶业这两个支柱产业受益,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本来一件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呢?作为一个局外人,笔者认为个别企业是因为看到金骏眉的市场已经被大家养的这么庞大了,想垄断这个市场。于是就是连哄带吓拉一些本地的企业支持自己的诉求,抓住个别政府人员喜欢搞典型企业、做形象工程的通病,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搞定媒体、雇佣枪手,然后借助金骏眉市场混乱的事情说事,想浑水摸鱼趁机将金骏眉商标占为己有。

金骏眉


两败俱伤?

时间越久,金骏眉越容易变成通用名称,金骏眉品牌将毁于一旦

两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地方政府主持的协调会上,双方几次不欢而散。正山茶企表示,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无论武夷山市政府在6月30日前提交的“明确意见”究竟是什么。在正山茶企看来,如今的金骏眉商标之争,和“中国葡萄酒知识产权第一案”——“解百纳”商标之争十分相似。“解百纳商标之争历经9年,还走了司法程序,最终尘埃落定,张裕集团拥有解百纳商标所有权,同时许可长城、王朝、威龙三家企业无偿、无限期使用解百纳商标。说明在中国,很多事情还是以事实和法律为准的。”正山茶企表示,不能因为法律之外的因素而影响“金骏眉”的商标归属。

而反对的一方也毫不退让。杨梅仙坦言,这场商标之争,实际上是一场利益之争、生存之战。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及时进行调解和引导,否则金骏眉必然会走商标异议、商标异议复审、商标授权确权行政诉讼的法律程序,如果所有法律程序走完,可能要3年左右时间,甚至更久,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骏眉成为通用名称的可能性不断增大。杨梅仙说,若金骏眉成为茶叶的通用名称,届时全国其他茶叶企业或个人在茶叶上都可以使用金骏眉,势必导致一哄而上,良莠不齐,金骏眉品牌将毁于一旦。

正山茶企认为,相对于业内关于“如果金骏眉只能归一家企业使用,那么就会形成市场垄断,不利发展”的担忧,“目前首当其冲的并不是商标归属问题,而是金骏眉最终变成通用名称,那么今后市场会更混乱,充斥各种假货。我想这对桐木村的茶企、茶农伤害更大。”

在这场商标争夺中一直努力置身事外的闫翼峰,对记者表述了一点个人意见:“武夷山茶农不容易,很辛苦,这几年因为金骏眉赚了一点钱,应该让他们多受益。”他认为即使金骏眉商标花落正山茶企,其他茶企也可以继续制作金骏眉。

闫翼峰的理由是武夷红茶在2011年被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中明确规定了“小种”、“烟小种”和“奇红”三大类受到保护。“而金骏眉就是属于奇红下面的分类。”闫翼峰认为,只要是在武夷山辖区内,质量和加工技术符合要求,其他茶企就能使用金骏眉这个名称。而正山茶企拥有的,不过是“金骏眉牌金骏眉”。

不过,闫翼峰的这个想法似乎有点一厢情愿。福建省质监局相关部门否认了他的这种说法:“这种说法我们不同意,文件规定里面只到‘奇红’,我们只保护到‘奇红’,至于下面的拓展保护,要看当地保护单位的态度。”

而武夷山市工商局的知情人士则透露,当时申请武夷红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时候,就是想着把金骏眉作为商标和品牌保护下来,所以没有把它列到地理保护标志产品里的奇红类。“如果当初列进去了,也许就没有现在那么多的争议。”

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之争,其实是一场利益大博弈,撇开法理人情,如何最大限度平衡各方利益是目前解决方案的关键所在,所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邀请地方政府表态。

谁会在这场利益大战中笑到最后?也许最终谁也笑不出来。

“现在,金骏眉的市场有点混乱,品质参差不齐,哪儿都在做金骏眉。如果最终金骏眉商标注册不下来,或变成通用名称,那么对金骏眉的诞生地武夷山以及当地茶企、茶农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上述知情人士道出了武夷山市政府的“担忧”。


简评:既然金骏眉是众人智慧的结晶,武夷山千万茶企、茶农都靠生产金骏眉为生,为什么非要把金骏眉的商标变成要么是一家独占要么是几家共有呢?笔者认为独家和几家联合独家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现在这种状况或许会让所有的人都会有这种猜想:“会不会是正山茶叶找过这些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私下交涉,要是同意正山茶叶拥有这个商标,就可以永久给他们几家使用,要是不同意,那么以后申请下来了就永远不让他们生产金骏眉了呢?”

不过猜想终归是猜想,说明不了任何问题,不过这种情况确实不能不让我们有这些奇怪的想法。但愿武夷山市政府和主管部门能真正从武夷山市广大茶企、茶农的利益出发,真正从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最终做出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社会公正,有利于金骏眉的良性持续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如果一味的考虑树立典型企业、形象工程,而损害了武夷山市广大茶企、茶农的利益,或许事态就不一定会按照自己预计的情况发展了。

官网微信客服 官网QQ客服

微信客服:13859366756微信公共号:zhengshancha

官网客服QQ:5131798 官网淘宝店:egoll.taobao.com

金骏眉 > 金骏眉商标 >
电话:13859366756短信咨询